车行至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田野,连片的枸杞林在冬日暖阳下蕴藏着力量。作为全国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枸杞示范基地,都兰枸杞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柱。
2025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1.54万亩。今年鲜果产量预计达到21.56万吨,干果产量5.39万吨,产值达23.69亿元,目前鲜果销售量已达1756.6吨。

丰收时节,都兰枸杞采摘园里果实挂满枝头。人民网 马可欣摄
“为了保证枸杞果粒的完整性,我们仍然采用人工采摘的方式。盛装枸杞的容器容量为50斤,既可以保证效率,也可以保证枸杞果粒的完整性。”都兰县农牧和科技局妇委会主任道秀花说。
如今,当地已构建起从标准化种植、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到品牌推广的完整产业链,拥有294条鲜果烘干及二次烘干生产线,开发出干果、果汁、果酒、枸杞蜜等8大类40余种产品,让高原枸杞从中药房走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枸杞锁鲜果。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除了枸杞,都兰县还依托独特的高原资源,重点发展青稞、藜麦等特色农业产业,通过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为县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2025年,都兰县青稞种植产业稳步发展,面积达到11.73万亩,产量突破3.7万吨。当地积极推动“三圃田”和良种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从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布局,让传统青稞焕发新生,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都兰藜麦田里,斑斓穗子随风摇摆。孟啟昇摄
在巩固青稞产业优势的同时,藜麦的崛起也成为都兰县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从2014年试种开始,藜麦已经在这里“闯”出了一片天。2025年,全县藜麦种植面积扩大到7.76万亩,占整个海西州的八成以上,预计产量达到1.31万吨。
“我们现在把藜麦做成了各种产品,比如藜麦饼干、藜麦挂面、藜麦酒,很受市场欢迎。”道秀花说。目前,都兰已经成功培育出12个适合本地种植的藜麦品种,建起了省级青稞藜麦产业园和精深加工生产线,还涌现出1家州级以上的龙头企业,打造了3个响亮的藜麦品牌。这些产品不仅拿到了有机双认证,还走进了全国多家大型超市,成为都兰农业一个实实在在的增长点。
行走在都兰,枸杞红、青稞黄、藜麦彩,共同晕染出高原最动人的丰收底色。这三大产业并肩而立,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化作了田垄间的盎然生机与百姓脸上满足的笑容,共同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马可欣、孟啟昇)
| 上一篇: | 从牧场到市场 玛多探索黄河源特色农畜文旅产品增值之路 |
| 下一篇: | 黑独山景区开放首月游客破十万 成茫崖旅游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