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青海在线 官方微博 客户端 微信号:qhtoutiao 热线电话:0971-6111986
资讯
  • 青海资讯
  • 青海视界
  • 青海旅游
  • 青海文化
  • 青海特产
  • 青海招聘
  • 资讯
  • 招商引资
  • 名优企业
  • 社群
  • 时尚
  • 美食
  • 家居
  • 亲子
  • 旅游
  • 新娘
  • 爱宠
  • 杂谈
    • “野景点”藏隐患,“秘境”何以成险境
    •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期,多地发生游客到网红“野景点”游玩遇险遇难事件。据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2024年我国境内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

        在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上,一些“野景点”被包装成“秘境”“小众天堂”。为了提高点击量,一些博主故意寻找危险线路探秘,并冠以“神秘”“罕见”等关键词引流。

        部分户外新手仅凭所谓的“网红攻略”贸然前行,却缺乏专业装备和应急能力。广东江门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方耀新说,对去“野景点”的游客,相关工作人员多以劝阻、教育为主。现行法律法规对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行为,处罚力度相对较轻,部分游客存在侥幸心理,有拒不配合甚至销毁证据的行为。

        网红“野景点”如何治理?记者发现,部分地方也在尝试将其转化为文旅景点。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对具备开发条件的景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回应公众需求,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清理违规推荐‘网红路线’的内容,从传播源头予以防范。”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把多勋表示。

        法律和安全知识普及也必不可少。江门市应急救援支队森林消防大队大队长陈志强说,要通过短视频等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众安全意识,普及相关法律和安全知识。

        方耀新建议,可对多次违规者实施信用惩戒,并提高对违规行为的罚款标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8日 10 版)

      (责编:甘海琼、张莉萍)
      上一篇:青海湟中:“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下一篇:乡村开发莫忘“自家人”(来论)
    青海在线 两微一端
    青海在线官方微信
    掌上青海官方微信
    客户端下载:app.jiaomomo.com
    青海观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971-96123
    青ICP备150000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