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注重发挥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积极推进产业“四地”建设。特别是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环湖赛、冰壶赛、黄河铁人三项赛、滑雪登山大师赛等国际赛事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加强高原运动与健康医学研究,促进体育、旅游、生态、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当前,如何利用高原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如何为高原建设者、高原旅游者健康提供医学保证,如何提高高原人的生命质量,这是高原体育科学和高原康养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面临的问题,为此,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马福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加强高原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必要性、探讨高原对人体生理机能及劳动或运动能力的积极影响,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促进高原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马福海说,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和相对人口最多的高原,由于其不同的高山地理地貌和完整的高原生态系统,研究不同高原人群(世居和移居)的低氧适应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显著的高原低氧环境可引起人体生理功能障碍或病理生理变化,造成低氧损伤和高原衰退,导致人体精神体力全面衰退和各型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生命质量降低,不仅影响健康而且危及生命;另一方面,适度高原(海拔1500~3000米)的轻度缺氧对人体起到了一种“激活”生理功能的作用,会给健康带来有益影响。人类主动适应高原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锻炼,利用高原气候环境进行身体锻炼来提高心、肺功能和健康水平。
“首先,加强高原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是促进高原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手段。”马福海说,目前,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均采用高原训练,还有利用低氧设施低氧舱、低氧屋、低氧帐篷、低氧仪等模拟高原训练方法等。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就涌现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和全国冠军达326人次。同时高原训练的理论在高原医学领域得到了借鉴和运用,也促进了高原医学的发展。
近20年来,青海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显示,青海幼儿、成年人、老年人体质达标率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全国标准衡量,青海3~6岁幼儿具有瘦小、灵敏性差,力量小、弹跳力弱,但心血管系统功能好等特点;20~59岁成年人、老年人具有身体细长,神经肌肉和动作综合反应能力慢,柔韧性、灵敏性差的特点。马福海认为,加强高原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也是维护、促进和保障高原人民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适宜的体育运动可达到健身防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及促进高原适应的作用,是治未病和慢病康复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高原低氧环境对国民体质水平的影响及其规律的研究,探索高原低氧环境下科学合理选择健身锻炼的方法手段,指导全民健身活动,提高锻炼效果,有效增强人民体质,塑造健康生活方式,是有效利用低氧因素维护、促进和保障高原全民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
马福海还表示,新冠疫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运动是预防和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种有效、低成本的干预措施。因此,加强高原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更是预防突发疫情和治未病预防体制建设新的要求。通过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能力、减少冠心病等慢性病,增加生命活力,提高人体免疫力。人类自身抵抗力是当下唯一、也是最好的可以对付所有疾病的特效药,在疫情面前,免疫力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新冠疫情的发生对我省各级组织的整体预防能力,大力加强医体融合,发挥体育对健康促进的积极作用,推进治未病预防体制建设,进一步促进健康青海建设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合上述观点,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研究,对促进高原运动和康养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那么,今后青海省推进高原运动和康养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应该在哪里呢?马福海也有自己的考虑和建议。在他看来,进一步推动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一个着力点。即整合和有效利用国内外尤其是我国高原地区的科技资源,提高高原运动与健康康养的科学化训练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积极推进“高原运动与健康促进中心”和“青藏高原高原训练基地集群”建设,包括在多巴基地建设全国一流的集训练、科研、康复、全民健康四位一体的综合性促进中心,包括高原训练研究中心、高原科学健身研究中心、高原运动检测研究中心、高原运动康复研究中心;建设以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中心不同梯度的高原训练基地集群,推动高原训练、全民健身研究与成果应用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此外,马福海认为,推动体医融合发展和加强高原健身与健康康养的研究也很重要。这方面可以聚焦建立和完善体育、卫健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医保创新改革,发挥高原体育特色和优势,研究和开发体医结合项目等。包括促进体育部门、教育系统、医疗机构在技术、设备、人才等多方合作交流,宣传普及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积极提升高原体育的逆向康养功能和价值,加强青海省国民体质监测科技网络平台建设,全面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和运动干预指导。
开展体医结合服务模式创新与技术集成研究、慢性疾病运动干预中心建设模式集成与示范应用、智慧社区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与示范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工作,推动高原精准健康干预与服务应用一体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高原训练与健康研究水平,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康复、康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天蓝、水清、山秀的生态环境优势也是青海大力发展高原康养产业的“资本”。在这方面,马福海建议各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主动融入和服务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突出高原体育养生康体特色,以山地、林地、天然温泉等自然资源为载体,建设体育主题养生酒店、度假风景区、体育小镇等。开发以生态温泉SPA、森林康体浴、藏医药保健、绿色食品养生以及休闲庄园养生等为主题的多种“旅游度假+康体”新产品,拓宽康养旅游产品。以高原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为切入点,加强对高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扶持,大力推广和完善以民族射箭、赛马、赛牦牛、轮子秋、摔跤、锅庄、押加、骑马点火枪等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大力推进“赛事+康养康复”融合发展。(作者:何敏)
上一篇: | 50家企业集中展示“青海好物” |
下一篇: | 第三届生态博览会凸显“四个更”特点 |